第(3/3)页 而朱棣炮轰底里的军事行动,也彻底暴露了他从京城溜走的消息。 朱高炽无语的挠着头,心说您可真是我爹,活爹! 当初说悄悄的走,不许我声张的是你。 现在突然指挥西洋舰队进攻天竺,差点没给人打灭了国的还是你! 当你的太子太难了! 但这烂摊子他得收拾,屁股也得继续擦。 其实对天竺那边,还是很好解决的。 就冲他敢收留英国佬舰队和勾结陈祖义这两条罪名,给他锤烂了都不过分。 “杨先生,礼部尽快拟定个人选出使天竺,打归打,但也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挨的打,若不表达诚心,国书致歉,那就还有下次!” 朱高炽少见的发表主战的意见,让他的太子师们满心疑虑。 虽然苏谨才是朱高炽唯一官方承认的先生,但东宫詹事府,还是有他名义上的老师。 不过这些所谓的先生,想要通过耳濡目染,去改变这位太子爷对士族文官的‘误解’,似乎想的有些多了。 在苏谨的刻意培养下,朱高炽早非那个儒雅敦厚的胖子,而是典型的‘拿来主义’。 官员们好使、听话,那就用,不好使不听话,那就滚蛋。 至于想从言传身教改变他的想法,纯属扯淡。 上一世的他,知道自己身体不好,又不受父皇待见,自然要依靠这些文官来为其造势。 可这一世,太子的位置稳的不能再稳,父皇对自己的成见也没那么深,早已看清是非本质的他,怎么可能还被忽悠? 对于朱棣‘外逃’的消息,其实大家都猜测出个大概。 现在消息一露,立马就有人开始上蹿下跳,弹劾陛下,弹劾苏谨。 反正他俩都不在,骂几句又如何? 更何况陛下没有任何旨意下达,就孤身闯到海外,只留下个太子监国,骂两句不是应该的? 朱高炽果然是个仁厚之君,知道消息后没有生气,更没有杀他们的头,只是命人把他们拖出门外,结结实实打了一顿板子。 这群大臣这时才明白,原来继洪武爷和永乐帝两位之后,这位太子爷貌似也不是好惹的主... 收拾完这些多嘴的官员,太子炽也算立下了威,紧接着就宣布第一道太子诏: “诏两江巡抚苏根生即日回京,接任兵部尚书一职,入内阁议事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