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秦小满看到苏如筠一个踉跄,险些坐到地上。 眼疾手快地把人扶稳。 “苏少爷身体不适,不便参加?” 他早已决定,羽绒服要采用分销合作的方式。 每家衣铺都可以到他家来拿货,他除了成本对半赚。 剩下的,卖多少看个人本事。 这是最快能够让羽绒服这种新式衣物,传遍全国各地的方法。 反正成本摆在那里,进价二百五十文钱左右。 标的价格太离谱,还有别的衣铺可供选择。 定价估计和三四股粗麻制成的冬衣差不多。 “不。我要参加。” 苏如筠不知秦小满葫芦里卖得什么药。 可若是不参加,那就永远没办法知道了。 “就这么说定了。” 秦小满拍了拍苏如筠的肩膀,朝外走去。 分销归分销,那也是先到者先得。 他决定,第一批羽绒服,就在苏氏衣铺上架。 也免得掌柜的再和大婶们讨价还价了。 …… 城东,渡口。 去外县转了一圈,因其他商铺被查封还未解禁,吃了许多掌柜闭门羹的董必诚,窝了一肚子火,抄近道沿水路回到了天府。 “一个个的让我先解了禁,才听从我的调遣,老子要有那么大的能耐还当啥子总管事,直接当家主去了!” 连家主都做不成的事,拿来刁难他? 他才不去触秦家那个霉头。 干脆回来,先去和平日里打过交道的几家衣铺老板通个风声。 只要低于市面价格,不论是卖布还是卖成衣。 那些老板都要上赶着求他的货源,到时候让他们在衣铺的账面上做个假,照应一下,还不是手到擒来? “和谁过不去,也别和钱过不去。” 董必诚这么一想,心里的火便消了大半。 谁知。 刚到渡口。 他借着岸边的灯火,看到岸口停着十多艘船,上面都装着用油布盖的成堆成块的羽绒。 正一板车一板车的往西拉。 “秦氏制衣行还真拿羽绒织衣裳?这一船船的拉了少说十万斤羽绒了吧?” “啥织衣裳,我家女子在制衣工当学徒,说是像芦苇一样往布里塞,缝好的羽绒服可暖和了,价格还便宜,缎面还是绸子布的呢。” “也不知道哪家衣铺会卖,到时候咱们去挑挑买一件试试,看看和五股粗麻比,哪个更暖和?” 董必诚一脸茫然地听着渡口的路人谈论着秦氏制衣行。 恍然有种出门两日,如隔三秋的感受。 /91/91872/29045718.html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