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小李子话还没说完。 天子已经一道风似地朝外小跑而去。 宫门前。 站在正中的沈国丈,看到官员们下了朝,往旁边未清理的雪地里挪了挪。 给这些还要办差的官员腾出路来。 不少官员看出沈国丈其人,都含笑着打招呼。 而董必达以及董家子弟,在路过沈国丈的身边时,趁着往上凑的人多,快步离开。 满脸的不屑之色。 “叔,我们就这么走了?” 一个刚因运送军服有功刚从北地提拔起来,入京为官的董家子弟,对此十分诧异。 董家在朝中的形势因秦家的动作,而逐渐式微。 沈家虽是三流权贵之家,但等皇后所生的任何一位公主继位,便能一飞冲天。 董家不与之交结,反倒避开连声招呼都不打。 他不理解家主此举是何用意。 “不走你还要推他一把?” 董必达讽刺一笑。 “沈国丈的儿子沈光羲在秦家叫麦冬的小厮死时,可是借着整个天府的名声,去给秦家捧场的。” 别以为他不知道。 沈家是看着长公主的喜好办事的。 如今秦家深受长公主喜爱,还专门开宴抬举秦家。 沈家不跟风才怪。 去打了招呼也是热脸贴冷屁股,倒不如回家守着暖炉,好好合算一下,怎样处理各地囤积的粗麻。 “叔,今年还没入冬就这么冷了,一定是个寒冬。” “北边九月中就飘雪了,我所在的州县,还冻死了人,今年冬衣一定很贵。” “提前把军服冬衣交付了,亏了不少银子。” 几个董家子弟对此,颇有怨言。 要知道,皇商承制的物件,都是按交付时的价位定价。 按照平日,提前一个月,一件也差不了几文钱。 可今年这个行情,一件少说也能差出五十文。 “亏了再赚回来。” 董必达不以为然地得意一笑。 “如今各地近半的粗麻存货都在董家手里,粮价咱们董家做不了主,这冬衣一件多卖几百文钱,有了冻死人的先例在,你说那些寻常百姓的命,值不值这几百文银子?” 董家只剩下制衣行最赚钱。 这一次必定要大赚一笔。 给族中人们吃一颗定心丸。 让他们知道,困难只是一时的。 只要守得住皇商董家的这块招牌,想赚钱,只需要左手倒右手! 董必达再看等在门侧的沈国丈,眼神里透着轻蔑之色。 董家人想见天子,只需通传便有进宫。 沈家身为皇亲国戚,连董家的地位都不如。 根本不值得他去主动打招呼。 “沈光羲愿意讨好秦小满,那么今年沈府在衣铺订的衣服,全部押后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