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父皇,这里还有一些右丞相的折子,原本是马上要递上来的,儿臣顺便带来了。” 朱标又取出几份折子,递到了朱元璋的面前。 “标儿,你看完之后再告诉朕这些折子的内容。” 朱元璋摆摆手,根本就没有要看的意思,而是让朱标先看,再转述。 老朱对朱标的信任,不可谓不深厚。 即便是右丞相的折子,朱标都可以先行查看。 “是,父皇。” 朱标点点头你,当即打开了折子,仔细的看了起来。 大约半炷香的功夫,朱标便将杨宪的几份折子都看完了。 “父皇,右丞相杨宪言韩国公无大才,不堪为相。” 朱标总结了一下折子的内容,朝着朱元璋说道。 砰! 朱元璋的眼睛瞬间睁开,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:“杨宪真是好大的口气,十个百个杨宪,那也比不上一个李善长!” 李善长那是什么人? 起义时就入股的老员工不说,早在朱元璋为吴王的时候,便已经是实质上的宰相了。 各种后勤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,不知道为朱元璋分担了多少压力。 杨宪朱元璋的确是挺喜欢的,但那不过是杨宪够忠心,用起来比较方便顺手而已。 老朱可不是什么昏君,只要是忠心耿耿不要能力的。 在老朱的心里,李善长那是忠心和能力兼备的,而且能力是巨大的,杨宪根本不足以和其相比。 “父皇,儿臣以为苏师先前所言已经应验,杨宪实在是不应该再担任右丞相之位了。” 朱标适时的说道。 朱标这话顿时让朱元璋从怒火中清醒了过来,这预言简直太准确了。 按照现在的发展来看,杨宪这个宰相做的时间再长些,怕是整个中书省都会成为他的后花园。 竟然连李善长也要排挤,真是把自己太当回事了。 “标儿你说的不错,不过,现在还不能动杨宪。” 朱元璋淡淡道,脸上已经出现了一抹杀意。 朱标一愣,随即反应了过来道:“父皇是想看看这杨宪的胆子,到底有多大吗?” 老朱办人,向来是非常彻底的。 杨宪现在的行为,已经触怒了老朱,但程度还不是很够。 “可是,父皇……” 朱标欲言又止,面色纠结。 朱元璋看了自己的儿子朱标一眼,说道:“标儿,朕知道你的想法,现在不处理杨宪,他肯定会做出更多的事情来,势必会造成更大的危害,你是想这么说吧。” 朱标点头道:“是,父皇,儿臣以为苏师之前既然已经预言过了,事态的发展又如苏璟所言,那么及时止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,防止事态进一步的扩大。” 朱标的想法,是正常人的想法。 有问题,那就解决掉,知道了苗头,那就要迅速的掐灭。 这样的想法,不可谓不对。 只不过,朱元璋显然有着不一样的看法。 “标儿,此事就按照朕的想法办,至于为什么,你好好想想,等办完了之后,你若是还想不明白,朕再告诉你。” 朱元璋淡淡说道,并没有直接给朱标解释原因,而是出了一道考题。 “是,父皇,儿臣明白了。” 朱标拱手行礼,便要退下。 “等等。” 朱元璋喊住了朱标,补充道:“标儿,你也可以问问苏璟,看看他可知道朕的想法是什么。” 对于苏璟多次猜测到自己内心所想的情况,朱元璋也很好奇,他想知道苏璟到底对自己了解到了什么样的程度。 那所谓的九年义务教育老师,又对自己有着多少的分析。 “儿臣知道了。” 朱标点头,转身离开。 奉先殿里,朱元璋看着面前堆叠的奏折,心情好了不少。 不错,虽然朱标来汇报了杨宪的事情,对于大明朝政来说不是一件好事,但现在的老朱,心情反倒是不错的。 “苏璟,你小子还真是神了!” 朱元璋自语了几句,再度埋头开始处理繁杂的政务。 没多久,马皇后端着一碗羹汤来到了奉先殿内。 “重八,来,喝口汤,中午吃饭吃那么少,就算事情再多再忙,吃饭也不能马虎,苏先生不是说过么,人是铁饭是钢。” 第(2/3)页